【多】草莓灰霉病特效药,主要用异菌脲、菌核净、咯菌腈及多抗霉素


草莓灰霉病特效药有异菌脲、菌核净、咯菌腈及多抗霉素等 , 通常温度在0-35℃ , 湿度在80-90%或植株表面有积水时会容易导致草莓灰霉病的发生 。

【多】草莓灰霉病特效药,主要用异菌脲、菌核净、咯菌腈及多抗霉素

文章插图

灰霉病特效药
异菌脲:异菌脲为广谱触杀型杀菌剂 , 对菌丝体、菌核、孢子能同时起作用 , 较好的控制病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 , 在植物体内时不能进行渗透 , 属于保护性杀菌剂 , 对灰葡萄孢属、核盘属、小菌核属、链孢霉属、丛梗孢属等有良好的杀菌功效 。
菌核净:菌核净是专家针对农作物易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 , 为独家研制开发的强效型杀菌剂 , 有广谱、杀菌、治疗、内吸、渗透、持效期长等特点 , 还有内吸渗透的双重功效 , 叶面喷施能快速渗透到病害部位 , 由表至内彻底杀灭各类病菌 。
咯菌腈:咯菌腈是通过控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移 , 能控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 , 从而致使病菌死亡 。 其作用机理独特 , 和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 。
多抗霉素:多抗霉素属于金色链霉菌所产出的代谢物 , 是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 , 有较好的内吸性 , 由干扰菌体细胞壁的生物组合而成 , 还能控制病菌产孢和病斑蔓延 。
【多】草莓灰霉病特效药,主要用异菌脲、菌核净、咯菌腈及多抗霉素

文章插图

灰霉病特点
草莓灰霉病菌是属于菌丝体及分生孢子 , 会随菌核与病残体在土壤内过冬 , 能通过浇水、气流及农事活动进行传染 , 一般温度在0-25℃时 , 湿度在90%以上 , 或者植株表面有积水时会造成发病 , 还有温度在0-35℃时 , 湿度在80%以上也会使其发病 。
空气中湿度大 , 在浇水后遇到阴雨天 , 还有地势较低洼有积水时 , 会有利于草莓灰霉病的发生 , 通常平畦种植与卧栽覆盖薄膜种植时 , 病害会比较严重 , 在高垄和地膜种植时病害会比较轻 。
【多】草莓灰霉病特效药,主要用异菌脲、菌核净、咯菌腈及多抗霉素

文章插图

灰霉病症状
草莓灰霉病一般是在花期开始发病 , 病菌初期是从草莓比较衰弱的部位进行侵染 , 造成花朵呈浅褐色枯死并腐烂 , 后期会产生灰色的霉菌 , 在底部老黄叶周围逐渐侵入 , 形成V字形的黄褐色斑 , 或者沿花瓣掉落的部位开始侵染 , 后期会变成圆形坏死斑 , 轮纹不是很明显 , 上面会生出少量的灰霉菌 。
【多】草莓灰霉病特效药,主要用异菌脲、菌核净、咯菌腈及多抗霉素

文章插图

草莓果实染病都是从残留的花瓣与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侵入 , 也能从初期及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进行侵入 , 早期呈水渍状灰褐色霉菌导致植株坏死 , 其颜色会逐渐加深 , 后期会导致果实腐烂 , 果实表面会出现浓密的灰色霉层 , 在叶柄发病时 , 会呈浅褐色病斑并导致叶柄坏死和干缩 , 上面会出现少量稀疏的灰霉 。
【多】草莓灰霉病特效药,主要用异菌脲、菌核净、咯菌腈及多抗霉素

文章插图

灰霉病防治
在采收后彻底清除草莓病残落叶 , 在移栽及育苗整地前要对土壤、棚膜和墙壁等表面进行喷雾 , 能消灭其病菌 , 可配合喷洒新高脂膜增加药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