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污”变“粪肥”|双城区开启养殖新模式

本文转自:哈尔滨新闻网
近日,双城区韩甸镇为严格规范全镇养殖业畜禽粪污收集处理,遏制偷排乱放行为,解决养殖业发展带来粪污出口问题,积极探索粪污收集、处理、运输、还田新模式,粪污消纳及利用效果显著,昔日“粪污”,今朝已变成“粪肥” 。
为有效解决粪污污染根据养殖实际,双城区韩甸镇首先投入近20万元,在永河村辟建占地1200平方米的粪污临储点,向粪污无处存放、污染环境及利用率地开枪破局 。
“粪污”变“粪肥”|双城区开启养殖新模式
【“粪污”变“粪肥”|双城区开启养殖新模式】按照“谁养殖、谁受益、谁治理”和摒弃顾虑及调动养殖户参与积极性的原则 。 组织养殖户注册成立养殖合作社,将粪污临储点交由合作社运营 。 合作社采取成本运营方式,按照大牛100元,小牛50元标准收取养殖户粪污处理费用,合作社设立专门账户,成立理事会和监事会,聘请合作社成员参与管理临储点运营和资金使用,同时,村委会对其监督指导 。
“粪污”变“粪肥”|双城区开启养殖新模式
为精准还田,推动变废为宝 。 粪污临储点采取添加菌剂堆沤、发酵、腐熟,待储 。 在春秋两季由合作社根据养殖户耕作地力情况,由薄田开始逐步精准还田 。 现在,通过精准还田,改造低洼撂荒地2300亩,改造低产田3500亩 。 精准还田深受农民和养殖户欢迎,在粪污变粪肥的同时,也增加了养殖户入社积极性 。
“粪污”变“粪肥”|双城区开启养殖新模式
为加强对畜禽粪污治理和监管,韩甸镇建立了班子成员包村、支部书记负总责、村两委成员包片、村屯网格员包户,农户包门前的环境卫生工作网格 。 并在村屯重点部位安装摄像头,实现环境卫生24小时监督管理 。 同时,制定由村民代表同意签字画押的“红手印”村规民约,由村规民约管人管事,尤其是用元道相机及摄像头等固定证据,联合生态环境局、食药环、派出所与镇政府等相关部门执法,对违规倾倒养殖户进行处理及处罚 。
目前,全镇已建成粪污临储点4处,4300平方米,计划2022年建设粪污临储点7处,14900平方米,消纳粪污8万立方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