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6县古茶区-临沧市6县古茶区介绍

临沧6县古茶区文章为你介绍临沧6县古茶区的古茶树资源分布、茶区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及其生长特点、以及
凤庆县、云县县、临沧县、双江县、永德县、镇康县六县的茶树资源分布情况 。
临沧市古茶树资源分布
茶区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及其生长特点
1.茶树资源分布
临沧市茶树资源十分丰富 , 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之一 , 是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1981年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临沧地区茶叶研究所组成的茶树种质资源考察组 , 对临沧市的凤庆、云县、临沧、双江、永德、镇康6个县32个村(点)作了全面考察 , 采集茶树标本77份 , 其中栽培型茶树标本50份 , 野生型茶树标本23份 , 近缘植物标本4份 , 经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和中国茶科所、云南茶科所鉴定分类 , 全市共有4个茶系 , 8个茶种 , 其中大苞茶为临沧地区独有种 。
2.栽培型古茶树
【临沧市6县古茶区-临沧市6县古茶区介绍】临沧驯化栽培型茶树 , 史料载有1000多年的历史 。最早见于唐代《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 , 散收 , 无采造法 , 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饮之” 。唐朝南诏时期银生节度的辖区曾一度包括今澜沧市 , “银生城界诸山”包括今云县漫湾、忙怀、茶房、大石 。《顺宁杂著》记载“楚僧洪建名王晋和尚 , 来此……建立禅院 , 名曰:‘太华寺’ 。太华寺为顺宁禅林第一寺 , 其谷间多有茶 , 味淡而微香 , 较普洱茶细 , 邻郡多够 , 觅者 , 不可多得” 。古代先民驯化栽培茶树的历史 , 应早于史料记载 。在凤庆、双江、沧源、云县、临沧县境内均保存有树龄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栽培茶树 。对大叶茶栽培史具有时代意义的应首推凤庆香竹箐大茶树和勐库冰岛古茶园 。
香竹箐大茶树 , 位于凤庆县小湾镇华峰村香竹箐 , 根颈干径1.59米 , 株高9.3米 , 树幅7×8米 。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大茶树之一 。
冰岛古茶园 , 位于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 , 明代成化二十一年(1485) , 双江勐土司派人引种200余粒 , 在冰岛培育成功150余株 。1980年查证时尚存第一批种植的茶树30余株 。2002年3月调查 , 存有根颈干径0.30-0.60米古茶树1千余株 , 冰岛古茶园的种子在勐库繁殖 , 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品种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 , 双江傣族十一代土司罕木庄发的女儿给顺宁土司 , 送茶籽数百斤 , 在顺宁繁殖变异后 , 形成了凤庆长叶茶群体品种 。勐库大叶茶传入临沧县邦东乡后 , 最终形成邦东黑大叶茶群体品种 。500多年来 ,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 冰岛古茶园的后代直接和间接向市内外、省内外大叶种茶区传播 , 仅临沧市形成60多万亩的规模 , 是云南大叶茶的发祥地之一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推荐阅读